儿童医药市场2015年规模将达669亿
发布时间:2011-05-24     来源:
  生意社5月20日讯 我国儿童药物仅有60多种。
 
  少年儿童需要适合其生理特征的药品帮助其摆脱病痛的困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3.67亿少年儿童,这意味着中国儿童药品市场实际容量巨大。仅以感冒发烧为例,0—12岁儿童年平均发病率为3.72次,按每次发病5天计算,如果每天服用3包感冒颗粒剂,总共就需要204.8亿包。据有关机构初步预测,中国儿童医药拥有至少500亿元的市场空间。
 
  然而,国内数千家药厂中生产儿童药品的寥寥无几,而有着雄厚的科研实力,能够自主开发儿童新药的专业药厂更是凤毛麟角。90%的市场份额被为数不多的外资企业瓜分。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内市场90%的药物都没有儿童剂型,儿科医生靠经验用药,安全隐患巨大。不仅药品市场如此,在保健品领域,外资、合资企业也表现得非常强势。在儿童维生素市场,90%以上的份额都被惠氏、罗氏、施贵宝几大企业所占据。
 
  去年3月,康芝药业在其《招股书》中写道:“一方面儿童药对安全要求特别高;另一方面,儿童用药市场本来应该是一个大市场,但是目前成人药品挤占了儿童用药市场,如果没有专门的销售渠道,通常的药品生产企业无法在这个市场取得很好的效益。”
 
  据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华告诉记者:“中国儿童药物的现状需要尽快改观,政府、企业、公众应当携手为儿童量身订制药物。”
 
  据她介绍,在目前3000多种药物中,儿童药物大致有60种,但即便是这60种药物,也存在剂型单一、品种单调的问题。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监测表明,中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高达4倍,中国每年死于不良用药的人中三分之一都是儿童。核心原因在于儿童“无药可用”,儿童不得不将成人用药进行减量服用,而儿童的药物代谢跟成人不同,其肝、肾等都在发育中,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个别企业喝到“头啖汤”。
 
  记者从采访调查中获悉,国内一些中药企业正在发力开拓儿童药市场,推出适应儿童使用的产品。从今年一季度相关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在儿童医药市场的渠道、口碑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已经喝到“头啖汤”。
 
  山大华特控股子公司达因药业在今年一季度为公司的贡献度大增。公司一季报显示,以生产儿童补钙产品的达因药业的利润为1500万元,而去年同期仅为400万元。
 
  据上海证券医药研究员赵冰介绍,从该公司的产品结构来看,伊可新占其销售收入的75%以上,其他二线产品还有盖笛欣、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伊可新是维生素AD 滴剂,该药物为儿童保健药品,虽然市场上同类产品较多,但公司市场份额一直保持第一。
 
  据中信证券行业研究员表示,该公司产品定位清晰,牢牢抓住儿科这一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同时,由于公司产品质量可靠、价廉物美,且以医院拉动药店销售的营销模式使产品在家长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推广开支。
 
  该公司董秘范智胜向记者表示,达因生物的定位已经明确,将成为儿童保健和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未来公司将巩固渠道和口碑优势,并把原有优势产品进一步做大。
 
  即便如此,独木难成林。虽然已有诸如康芝药业、山大华特等企业开始深耕儿童医药市场,但整个市场的发展仍需要更多企业的投入。
 
  另外,在政府扶持方面,相关专家呼吁,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经验,从政策上积极扶持儿童用药生产企业。“包括给予制药企业研发儿童药物一定的市场保护期,促使制药企业积极进行儿童药物的临床研究。鼓励儿童药品生产企业之间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实现资源汇聚、资产增值,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另外,国家还可以采取发放贷款和奖励的方式给予儿童药物研究以支持,这样既增加了儿童药物研究的积极性,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少的困难,一举两得。”一位专家建议说。(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