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SP:软件管理才是挑战
发布时间:2011-08-18     来源:

  “新版GSP的一些硬件设施的要求也许不会成为企业的硬伤,但规范中所倡导和要求的技术标准和理念性的变化会给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日常管理提出挑战。”对于正在挂网征求意见的新版GSP,华北制药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医药物流事业部业务副总王高俊说出了他的总体看法。


  本版GSP的明显思路就是全供应链管理,从产品的购进、储存、养护、出库、销售、运输、追溯、召回等环节进行全面规范。这种接近西方国家药品供应链管理的思路转变,让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管理规范,被动提升管理水平。  


  重新梳理管理流程


  针对人员的管理与培训,设施设备及验证,文件及记录、药品采购、储存管理、销售管理、运输与配送以及售后等方面,本版GSP基本上都给予了明确的内审规范,要求药品批发企业要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使药品在经营过程中更接近于无缝隙质量管理状态。


  对此,湖北新龙药业集团总经理助理汪应军表示,这种思路的转变对经营企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出了要求,包括内控制度的完善、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与优化、自动化与机械化设备运用、业务经营模式的拓展和创新等。


  “从假药发生的地点和概率来看,第二环节(厂家或一级经销商出库)以后往往是薄弱环节,如果企业能做到严密的内审、产品的召回管理、运输的有效监控,杜绝目测和感觉因素,对规避企业经营风险确实是个保障。”王高俊如此认为。汪应军表示,以前药品经营企业对产品的投保,主要是在火灾、水灾、盗抢等方面,今后可能会对药品质量方面开展投保,以减少因质量问题引起的风险。


  目前,医药经营企业的一些传统做法和规范中的要求相差甚远,如新版规范中要求配送企业的运输工具必须是“密闭、落锁、防盗等安全防护措施”,但实际情况是,出于成本和时效考虑,相当一部分企业都采取临时租赁、委托一些非医药专业配送的物流企业完成运输任务。而且,药品经营企业验收货物的一些“潜规则”无法杜绝,如包装破损的标准、拆零等在运输中很难做到有效管理,新版GSP的全面实施必定让这些传统的不规范操作重新遇考。


  同时,新版GSP在质量责任方面对岗位相关人员的要求更加明确,因此,医药流通企业可能在合作中更加注意明确质量责任的界限。比如对冷链要求的药品,工商在流通过程的责任和成本需要进一步明确,工业企业选择配送商和代理商将会更加谨慎。  


  加速业态分化


  结合新医改和药品的招标、配送、降价、限用等措施,新版GSP的推行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发展的变数。


  王高俊认为,中小企业的压力或会更大,这些公司可能要调整经营战略,比如转为专业的药品推广和代理公司,一些以新特药为经营特点的公司可能要继续发挥自己的经营特色并做大、做强;大中型医药公司可能会在产品结构调整、配送半径、渠道规划、分仓储中心(分公司)建设、人员管理安置、考核方案等方面加大力度,并在企业重组、兼并等方面快速跑马圈地,完善配送网络和配送能力。这一切将会加速分化现有的业态,形成专业物流(调拨)公司、专业产品代理公司、专业产品学术推广公司、专业终端销售公司等各种类型的医药经营实体。对于这些转型后开展特色和差异化经营、不从事药品物流配送业务的企业,有人建议,或可考虑另行设计不同于物流配送业态的硬件达标条件。


  按照新版GSP的管理思路以及征求意见稿中的管理原则和标准,大型医药流通企业不需要做太多改变,只需系统梳理、局部修正即可满足要求。中小医药流通企业、尤其是二级以下城市的大多数医药流通企业需要在认识、基础硬件、软件方面做很多改变,尤其是认识和软件方面,企业领导者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积极准备,不论正式下发的文件如何,征求意见稿中的流程和管理标准都可以作为企业自我修正的蓝本。“对于单体零售机构、尤其是诊所等机构来说,软件管理的提升将是一个挑战,以第三终端为主要市场的企业尤其要关注这一点。”北京民智谷管理顾问公司执行董事史万奎比较清醒地看到了GSP的弱势群体。


  目前,许多基层医疗机构以及一些县级医院的仓库和药房设施十分简陋,不能满足药品正常保存、养护和销售的要求,导致变质、破损、污染,却把这种矛盾转嫁给经营企业和生产企业。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GSP对这些药房实施约束对接或剥离托管也迫在眉睫。


  考虑到医药经营企业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时期,不少业内人士提出,根据各地生存发展硬件条件不一的现实情况,新版GSP的实施应当给药品经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一个过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