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多种中药被外企抢先申请专利
发布时间:2011-09-22 来源:
生意社9月20日讯 日前,在由中国中药协会组织举办的“珍稀药用动物资源保护利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中医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野生物种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中医药使用动物入药,成就了一批传统、经典、特效的中成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物种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使得整个地球动物物种濒危状况日益严重,部分物种如老虎、犀牛已经禁止贸易,麝香、羚羊角、穿山甲、黑熊、蛇类等物种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野外资源减少、枯竭,使得我们一些传统经典、特效的国宝级中成药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日益丧失。专家们强烈呼吁社会各界支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珍稀药用动物资源,以保障中医药产业作为民族精粹的健康发展、世代传承。
保护珍稀药用动物就是保护国家战略资源
据业内专家介绍,中药主要由植物药、菌物药、动物药、矿物药4部分组成,动物药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学敏教授在研讨会上明确指出:“动物药与植物药、矿物药、菌物药相比,活性成份作用强,疗效更显著,毒副作用更低。比如熊胆为原料的药物应用中,有一种药物可以广泛用于癌症病人治疗,在增强癌症病人免疫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天然熊胆在医疗上有无可取代的作用”。“还比如:麝香,在中医使用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涉及中风、昏迷、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对于由热病引起的神智昏迷和休克,麝香发挥了很好的治疗作用”。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周超凡介绍:“中医药中的动物药近几年已经大幅度萎缩,只留下了麝香、牛黄、熊胆等药性十分确定的几种动物药。天然动物药所占比率越来越少,大多数被人工合成药物替代。”
同时,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目前还面临着另一种挑战:外国药企或利益集团长期以各种非正当竞争手段打击中药产业,致使中医动物药被挂上“非人道”标签并使中医疗效备受质疑。
保护和支持药用动物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及反垄断能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高学敏教授建议,应当从国家战略资源角度出发,保护中医药文化及珍稀药用动物资源产业化发展。在实现传统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需要通过规范产业化发展的形式,确保珍稀药用动物及植物资源的可持续,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或植物的生存。
超万项“洋中药”获专利
业内专家介绍,在中国,动物药中有梅花鹿、黑熊、乌鸡、白花蛇等已进入规范化、规模化生产,但目前只有美洲大蠊通过了国家GAP(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而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了专利。我国在国外申请中药专利有3000多项,而外国在我国申请的中药专利却高达1万多项,“洋中药”专利占我国医药领域高新技术的80%以上。例如,韩国自1992年4月起陆续向韩国、中国、日本和美国等世界多国专利局申请了牛黄清心液、牛黄清心微型胶囊和牛黄清心丸新处方组合物等发明专利,以新剂型、新工艺专利抢占了同仁堂的国内外市场,仅牛黄清心液这一类药品的年产值就达7000万美元。另外,西方药企化学合成的熊去氧胆酸胶囊在中国的年销售额也超过2亿美元。
据悉,目前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运用中医药诊疗疾病,120多个国家170多家公司致力于中药研发,同时,一些海外药企利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漏洞,借助技术和资金的优势获得中国中医药知识产权,并将“洋中药”销往国际及返销中国,赚取巨大利润。
究其原因,业内人士指出,在欧盟,中国中草药疗效没有类似西方科学式的相关证明,长期只能作为“食字号”出口,包装上仅写有成分,而无功能性介绍,这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的巨大损失。
制定合理措施加强保护力度
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王瑛表示,为了保护和恢复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也为了保护好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国宝中药,国家林业局和中医药局等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保护和恢复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工作。为解决资源问题,开展人工养殖、繁育,替代品研究等,同时又采取了很多积极的保护管理措施,使有限的资源得以合理均衡使用,按照华盛顿公约的有关要求,对敏感物种资源入药进行原料库存注册、年度消耗总量控制、使用行政许可审批、标识管理等。
据王瑛介绍,中国中药协会一直高度重视珍稀药用濒危物种,为此开展了大量的工作,2006年底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旨在推动珍稀濒危药用资源人工养殖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瓶颈难题。同时,配合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宣讲国家有关濒危药用资源的管理政策,促使有限资源均衡合理使用,使传统中医药得以传承。协会连续两届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华盛顿公约缔约国大会,向国际阐明中医药对濒危药用资源保护利用的观点,促进国际对中医药的正确认知,为中医药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协会还组织行业启动了“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与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制定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利用的国家战略提供参考和依据。战略研究包括总体战略和分物种战略,希望为濒危物种的保护和利用作出贡献;为中医药界、企业、科研单位共搭建了产学研平台,多渠道解决中医药发展对濒危药用资源的需求。
王瑛说,协会组织召开“珍稀濒危药用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研讨会”,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中医药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出行业的声音,更好地使社会各界了解到珍稀濒危药用资源的保护利用现状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和中医药行业所开展的工作,澄清认识、消除误解,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理解支持和参与珍稀濒危药用资源的保护和中医药的传承。(陈妍)
保护珍稀药用动物就是保护国家战略资源
据业内专家介绍,中药主要由植物药、菌物药、动物药、矿物药4部分组成,动物药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学敏教授在研讨会上明确指出:“动物药与植物药、矿物药、菌物药相比,活性成份作用强,疗效更显著,毒副作用更低。比如熊胆为原料的药物应用中,有一种药物可以广泛用于癌症病人治疗,在增强癌症病人免疫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天然熊胆在医疗上有无可取代的作用”。“还比如:麝香,在中医使用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涉及中风、昏迷、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对于由热病引起的神智昏迷和休克,麝香发挥了很好的治疗作用”。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周超凡介绍:“中医药中的动物药近几年已经大幅度萎缩,只留下了麝香、牛黄、熊胆等药性十分确定的几种动物药。天然动物药所占比率越来越少,大多数被人工合成药物替代。”
同时,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目前还面临着另一种挑战:外国药企或利益集团长期以各种非正当竞争手段打击中药产业,致使中医动物药被挂上“非人道”标签并使中医疗效备受质疑。
保护和支持药用动物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及反垄断能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高学敏教授建议,应当从国家战略资源角度出发,保护中医药文化及珍稀药用动物资源产业化发展。在实现传统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需要通过规范产业化发展的形式,确保珍稀药用动物及植物资源的可持续,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或植物的生存。
超万项“洋中药”获专利
业内专家介绍,在中国,动物药中有梅花鹿、黑熊、乌鸡、白花蛇等已进入规范化、规模化生产,但目前只有美洲大蠊通过了国家GAP(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而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了专利。我国在国外申请中药专利有3000多项,而外国在我国申请的中药专利却高达1万多项,“洋中药”专利占我国医药领域高新技术的80%以上。例如,韩国自1992年4月起陆续向韩国、中国、日本和美国等世界多国专利局申请了牛黄清心液、牛黄清心微型胶囊和牛黄清心丸新处方组合物等发明专利,以新剂型、新工艺专利抢占了同仁堂的国内外市场,仅牛黄清心液这一类药品的年产值就达7000万美元。另外,西方药企化学合成的熊去氧胆酸胶囊在中国的年销售额也超过2亿美元。
据悉,目前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运用中医药诊疗疾病,120多个国家170多家公司致力于中药研发,同时,一些海外药企利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漏洞,借助技术和资金的优势获得中国中医药知识产权,并将“洋中药”销往国际及返销中国,赚取巨大利润。
究其原因,业内人士指出,在欧盟,中国中草药疗效没有类似西方科学式的相关证明,长期只能作为“食字号”出口,包装上仅写有成分,而无功能性介绍,这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的巨大损失。
制定合理措施加强保护力度
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王瑛表示,为了保护和恢复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也为了保护好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国宝中药,国家林业局和中医药局等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保护和恢复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工作。为解决资源问题,开展人工养殖、繁育,替代品研究等,同时又采取了很多积极的保护管理措施,使有限的资源得以合理均衡使用,按照华盛顿公约的有关要求,对敏感物种资源入药进行原料库存注册、年度消耗总量控制、使用行政许可审批、标识管理等。
据王瑛介绍,中国中药协会一直高度重视珍稀药用濒危物种,为此开展了大量的工作,2006年底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旨在推动珍稀濒危药用资源人工养殖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瓶颈难题。同时,配合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宣讲国家有关濒危药用资源的管理政策,促使有限资源均衡合理使用,使传统中医药得以传承。协会连续两届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华盛顿公约缔约国大会,向国际阐明中医药对濒危药用资源保护利用的观点,促进国际对中医药的正确认知,为中医药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协会还组织行业启动了“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与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制定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利用的国家战略提供参考和依据。战略研究包括总体战略和分物种战略,希望为濒危物种的保护和利用作出贡献;为中医药界、企业、科研单位共搭建了产学研平台,多渠道解决中医药发展对濒危药用资源的需求。
王瑛说,协会组织召开“珍稀濒危药用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研讨会”,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中医药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出行业的声音,更好地使社会各界了解到珍稀濒危药用资源的保护利用现状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和中医药行业所开展的工作,澄清认识、消除误解,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理解支持和参与珍稀濒危药用资源的保护和中医药的传承。(陈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