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称2020年我国将有5家世界医药百强企业
发布时间:2012-05-25     来源:
  根据国家有关部署,现阶段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在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一批关键性技术取得突破,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支柱产业地位日益凸显。2010年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已占GDP的4%。从发展趋势看,“十二五”期间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均面临着良好机遇,发展前景广阔,但不同行业由于政策支持、产业基础、市场应用等方面情况各不相同,发展状况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一、节能环保产业:成长迅速,“十二五”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和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的日趋完善,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已经从初期的以“三废治理”为主,发展为包括环保产品、节能产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服务、环境友好产品、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技术和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升级,运营服务业发展加快。“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环保产业的总投入达2.16万亿元,中央财政直接投入1672亿元。到2010年年底,全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约3.5万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产业收入总额达11000亿元。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发展领域,节能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相关投资未来还会加大,行业产值将有更大提高,预计未来几年环保产业将继续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长率,到“十二五”末,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2.2万亿元,其中环境污染治理产值8000亿—10000亿元,产业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首先,环保投资将继续大幅增长。环保行业属于公用事业,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是核心推动力。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当治污投入占GDP的1.5%—2%时才能控制污染,占GDP的2%—3%时才能改善环境质量。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初步确定,“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额预计达3.1万亿元,为“十一五”期间的1.5倍,约占同期GDP的1.35%,其中中央财政投入将超过2000亿元,年均环保投资6200亿元左右。
 
  其次,“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力度不减。国务院制定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作了明确规定,到201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02)排放总量比2010年分别下降8%,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0年分别下降10%。这个8%至10%的指标是在2010年基础上的净消减,我们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新排放还要继续增加的同时,完成这个指标并非易事。环保部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氨氮排放、氮氧化物排放实际消减比例分别为20.4%、23.9%、22.6%和28%。
 
  再次,未来将有一系列重大扶持政策陆续出台。近期,国家将陆续颁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与节能环保产业密切相关的一系列规划及配套政策。目前有关节能环保在“十二五”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方面的激励政策和优惠措施还在制订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在政策上尤其是税收方面将有较大支持,节能减排的力度更大、标准更高、相关促进措施也更有力,接下来将有一系列涉及节能减排的重大政策陆续出台,相关部委还将编制节能产品目录,完善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
 
  最后,“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一系列重点工程。其中包括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工程、环境改善民生保障工程、农村环保惠民工程、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核与辐射安全保障工程、环境监管能力基础保障人才建设工程等。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地位日益凸显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转变生产方式的强力引擎,代表了产业现在和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促使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就是信息网络产业。2010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利润、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工业平均水平1.2、4.3、2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从业人员占全国工业比重达9.1%、9.7%,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达37.5%。上缴税金950亿元,同比增长43.1%,高出全国工业税金增速4个百分点。2010年金融、电力、交通行业应用软件收入增速均超过25%,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电网改造、无线城市中的渗透作用更加突出,手机阅读、移动支付、网络电视等新业务不断拓展。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超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与发达国家50%至70%平均水平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涌现了华为、中兴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地位日趋突出。
 
  对于中国来说,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空间特别大,发展基础也很好,将担纲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角色,到2015年,信息网络及应用市场规模至少达到数万亿元,数字电视终端和服务未来六年累计可带动近2万亿元的产值。首先,从国际上看,全球IT市场总体看好,各国进一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深度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市场的加快回升将拉动全球IT市场稳步增长。其次,国家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工信部透露,“十二五”期间,预计电信业投资将达到2万亿元的规模,较“十一五”期间增长36%。“十一五”期间通信投资有40%用于宽带建设,而“十二五”期间80%的投入将用于移动宽带和固定宽带建设。各地把发展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进一步拉动产业投资增长。再次,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和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水平提高阶段,网络需求上升迅猛,市场潜力巨大,3G商用、数字城市建设及交通、电力网络改造升级等,为国内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空间。最后,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新应用不断涌现,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加快,互联网日益普及,两化融合持续深化。
 
  三、生物产业:发展规模初具,市场前景广阔
 
  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海洋生物产业等。从国际发展趋势看,21世纪是生命科学大发展的世纪,生物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重要成果,就是将显著提高农业和人口健康水平。现在发展比较快的是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截至2010年,中国生物产业的规模为1.8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的规模在1.1万亿元。生物技术产业,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都属于民生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经合组织《2030年生物经济》报告,对生物技术潜在影响最大的农业、卫生和工业三个部门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预测到2030年,生物技术对全球GDP的贡献率将达到2.7%以上。未来5年我国将会不断出台新的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加大生物基因、分子生物、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投入。《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指出,未来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外包五大方面。关于生物医药方面的发展,未来五年将主要强调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等创新型药物品种。到2015年,百强新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销售总收入的50%;到2020年,5家企业进入世界医药百强。目前我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4000美元,处于市场潜力释放期,加上在国家大力发展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生物制造产业作为生物产业“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必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更上一个台阶。预计2020年广义生物产业市场规模约为6万亿元。(朱敏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