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药研发盘点:看药研“面谱”
发布时间:2013-01-09     来源:佚名

  盘点2012
 
  新药研发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一个药物研发界大吐苦水的艰难时期,也是锐意进取者的最好时机。
 
  阿斯利康今年初宣布对其R&D业务进一步重组,包括建立一个新的“虚拟”神经科学“创新药物单元”,强生计划在加州、波士顿、伦敦和中国开设4个创新中心,目的是加快新药早期创新……这些都只是跨国巨头研发转型的一个缩影。
 
  越来越多的老牌大型药企已经意识到,以往大包大揽的研发模式业已过时,转投更具时间和成本效益的策略方为明智。另一方面,国内年轻的创新型企业正在马不停蹄地布局新药选题,趁机接住巨头手中失落的交棒。当开放式研发竞赛的哨声响起,我们看到药企突变的各色“面谱”。
 
  国外篇
 
  辉瑞:强调外化战略
 
  在今年9月20日全球瑞银生命科学大会上,辉瑞全球研究和发展部总裁MikaelDolsten说:“我们开始关注某些核心领域,重点强调外化战略,其中包括选择未来的CRO伙伴建立联盟,同时也会进行其它生物技术的收购和合作,建立一个与学术界真正强大的合作网络。”
 
  另外,据Dolsten在其最近一次演讲中称,辉瑞已终止了约90项概念验证阶段的项目。辉瑞目前的研究领域优先放在免疫学和炎症、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疾病、神经科学和疼痛、疫苗等几大领域,当中包括小分子和大分子药物的研究。除了减少疾病的重点领域外,辉瑞还在重新调整和缩减其R&D活动,并外包某些功能。对于CRO,辉瑞从原本17个功能性的服务供应商挑选出2家(ICON和PAREXEL)作为临床试验的战略合作伙伴。
 
  从2010年开始,辉瑞建立了治疗创新中心(CTI),该中心是一个开放式创新合作模式,以便及早介入科学领域并把生物治疗方法(抗体、多肽和蛋白质)等所有治疗领域的药物转化到临床应用中。
 
  [点评]
 
  立普妥自1998年推向市场以来,一直是辉瑞的主要收入来源。辉瑞如果无法及时生成“重磅炸弹”的后备军,将难以再续辉煌。然而,在Torcetrapib、Dimebon等一系列关键候选药物经历晚期临床试验的失败以后,辉瑞不得不寻求外部实验室的支援,因此,有针对性的收购与合作,以获得新药的共同开发或许可经营权,成为辉瑞应对专利悬崖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葛兰素史克:独立创新单元
 
  作为新R&D模式的一部分,葛兰素史克的药物创新单元(DPUs)具有自己独立的预算和一个为期3年的时间窗以完成特定的任务,其中包括与外部组织合作的机会。截至2011年,所有38个DPUs的进展由葛兰素史克的投资委员会进行评估,该委员会包括R&D高级管理人员、商业运作和外部专家。在2011年评估中,再次建立了4个新的DPUs,关闭另外3个。在余下的DPUs中,6个增加投资,5个减少投资。根据此次评估,葛兰素史克认为,未来3年可以开发30种新药,并进入晚期开发阶段。

  [点评]
 
  大药厂以往的组织结构都是高度集中,由级别越高的人管理更多人,现在它们重新认识到,发明药物的团队才是最重要的。2008年,葛兰素史克史无前例地提出将研究中心拆分成DPUs,此后DPUs的一举一动和人员构成便成了竞争者眼中最有价值的情报。这种旨在挖掘团队潜力的R&D新模式,也成为葛兰素史克“以人为本”理念的最佳诠释。再看看葛兰素史克对外部联盟的热衷,与其说葛兰素史克正在掀起一场R&D业务模式的革命,还不如说这是企业与其内外部研发参与者关系的一次战略性重塑。
 
  赛诺菲:转化医学的实践者
 
  今年初,赛诺菲与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签订了一项为期两年的协议,旨在进一步促进转化医学研究,进而开发新的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新药。截至今年7月,赛诺菲通过其R&D平台对64种新分子实体和疫苗进行研发,其中包括29种处于Ⅰ期临床试验的新药(4种疫苗和25种新分子实体),17种Ⅱ期的新药(3种疫苗和14种新分子实体)。
 
  强调外部伙伴关系的价值,是赛诺菲近年在R&D的新特色,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赛诺菲与WarpDriveBio公司的合作。WarpDriveBio是由哈佛医学院和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与旧金山的风险投资家合作创立的,专门从事天然产物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在2012年1月,赛诺菲和该公司宣布了合作协议,将提供1.25亿美元的启动资金,不过WarpDriveBio仍旧保留自己的战略方向和经营管理模式,并充分具有资产选择权。
 
  [点评]
 
  作为转化医学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赛诺菲总是不遗余力地利用医疗价值和转化医学指导早期阶段投资组合的优先次序,并积极整合跨学术、工业、临床三界的全球优质资源,以加速科研项目的临床落地,提高新药产出。迄今赛诺菲研发中心已与15家国内顶尖的科研机构、医院、生物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当中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沈阳药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在布局全球研发框架时,赛诺菲再一次将中国及亚太定位为与北美、欧洲相提并论的研发中心,默默印证了研发和新兴市场仍是跨国巨头实现新增长的必由之路。
 
  诺华:研发管线应有尽有
 
  诺华今年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投资6亿美元,用于建立新的实验室和办公室,并对某些R&D单元和工作人员进行了重组。8月,诺华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研究、开发和商业化伙伴关系,主要进行治疗癌症的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疗法研究。此外,双方还将在校内共同建立一个新的R&D中心。
 
  目前诺华的研发遵循的是一种所谓“探索性和验证性开发”的新模式。探索开发包括概念验证试验,并涉及到小规模临床试验(通常为5~15例),即传统的Ⅰ/Ⅱ期试验的内容。这些自定义试验的目的是在早期观察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毒性。一旦通过概念验证试验,该药物便会进入到较大规模的开发阶段,即传统的Ⅱ/Ⅲ期试验,目的是确认指定适应症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除此以外,传统的药物R&D模式仍将被诺华保留下来。

  [点评]
 
  从诺华给出的数据看到,139个临床开发项目正在准备中,另外还有73个针对一系列疾病的新化学药品。其研发团队近期承诺对13个晚期临床项目给出结果,一年之后提供11项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去年诺华的研发投入为95.8亿美元,药品研发支出约占75%,所启动的开发项目总数让同行望尘莫及。
 
  诺华首席执行官JosephJimenez在一份声明中提到,“准备中的各个研发阶段的药物向我们保证了未来销售额的持续增长”,公司方面也预计有望打破过去创造的10亿美元年收入的记录。或许是出于对Ⅲ期临床试验的乐观估计,诺华对现有的研发模式采取了谨慎且较为保守的改进。
 
  国内篇
 
  先声:中外合作抢眼球
 
  今年9月,默沙东与先声药业共同成立的在华合资公司抢足眼球,二者的深度合作被解读为强强联合的新典范,同时也彰显出先声加强国际合作战略的决心。事实上,先声药业与美国Apexigen公司的首个人体临床试验合作项目“APX003(又名BD0801)”近日已获SFDA的临床批件。APX003/BD0801是先声旗下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目前由先声与Apexigen公司在中国共同开发。
 
  先声正致力打造的还有“创新药物创业百家汇”项目。该项目计划依托先声药业已有的创新药物研发能力和平台,接纳约100家创新药物研发型公司,汇聚200名海外生物医药领军人才,拟打造成“南京321计划”生物医药产业的主要载体和国内领先的创新药创业孵化基地。
 
  [点评]
 
  深知国内要从仿制走向创制绝非一步之遥,先声药业为尽早奠定在创新药领域的优势,再次使出了看家本领——将资源整合玩到极致。无论是投资引进国外早期项目,还是与地方政府合作建造孵化型创业基地,目的都是以最低成本解决目前困扰本土创新的资金、人才、技术、项目四大因素,为成果加速提供产业化支持的同时,保证自己的新药产品线无虞,可谓是多赢之举。
 
  恒瑞:瞄准肿瘤创新药
 
  今年4月,恒瑞与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增资约5亿元人民币,开建最为核心的“创新药物成都生产基地”,瞄准抗肿瘤创新药物研发与生产。此前,恒瑞在该高新区已成功布局成都盛迪医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创新药物后续研发工作。创新药物成都生产基地建成后,恒瑞方面表示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在成都建立西部研发基地并加大与华西医院等四川医疗机构的合作。
 
  一贯重视新药研发的恒瑞,去年在研发上的累计投入达到4.2亿元,占总业务收入比重近9%。今年上半年,恒瑞新申请了16件国内专利和8件全球专利,已有12个创新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点评]
 
  笃定要在抗肿瘤领域深耕的恒瑞,从一开始就思路明确。加强与学术机构及医院的合作,不单为了进行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完成新药项目从基础研究向临床药物的转变,更重要是利用国内现有平台,提高新药研发选题的科学性,及早为研发管理决策提供临床数据。而新药研发资源高度丰富的成都高新区,则成了高效高质量推动项目进展的最佳场地之选。
 
  绿叶:主攻新制剂
 
  绿叶在今年2月先是与韩国第一大制药公司东亚制药株式会社签署合作协议,获得降糖药DPP-IV抑制剂DA-1229在中国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独家授权,紧接在6月份,绿叶迎来集团产业园一期工程的落成,包括药物制剂和释药技术实验室、微球制剂中试车间等系列配套设施在内的长效缓控释和靶向技术开发平台得以全面提升。
 
  目前绿叶集团微球平台上在研的品种共有近10个,涵盖精神、神经疾病药物等治疗领域,其中,治疗帕金森病的长效缓控释微球制剂LY03003分别于今年1月和4月被FDA和SFDA批准进入Ⅰ期临床研究。
 
  [点评]
 
  不难看出,绿叶主攻的是创新制剂这片尚未被过度开垦的“土壤”,因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所难免,有称绿叶每年拿出超过10%的销售收入用于高水准的新药研发,坚持背后是企业对自主组建关键技术平台的用心和执着。创新制剂与创新药物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对中试及大生产的技术设备要求较高,否则新制剂技术无法实现放大。高门槛、低风险、研发周期短等特点,为年轻的绿叶制造了切入药物创新的机会,在全球竞争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化新药,意味着赢得了进军全球市场的资本和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