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龙头突然破产 看医药流通业如何自救、革新
发布时间:2016-07-01     来源:佚名
  近日,粤北地区龙头商业公司英德为尔康的突然破产刷爆“朋友圈”。从当初的单体药店发展到今天批零一体化的区域龙头,却因资不抵债而关门。推敲这起“非自然死亡”的案例,映射的是眼下流通业的现实。
 
  原先不少商业公司“挂靠”占比大,即便躺着都能挣钱;可流通行业越来越规范,“营改增+两票制+94号令”重塑产业格局,经过野蛮成长后,合规有序的经营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这一点,国家层面方向明确。6月24日晚,CFDA发布《关于药品批发企业违法经营行为自查情况的通告》,全国1.2万多家药品批发企业提交了自查与整改报告。未提交报告的企业共370家,已被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并要求6月30日前完成检查。对拒不提交报告,且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从严从重处理。通过自查,申请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共75家。业内人士判断,“药品流通行业将加速优胜劣汰。”
 
  重塑生态秩序
 
  为尔康的倒下给药品分销和零售均拉响警报。
 
  一方面,药品经营的成本会提高;另一方面,法律风险在增加。5月初,CFDA下发《关于整治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的公告》时,或许外界还有质疑会不会是“雷声大,雨点小”?其中的冷暖恐怕只有企业感受真切。
 
  “我们公司已严格按文件执行并提交了整改方案。”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商业公司高管告诉记者,从自查情况来看,确实有一些需要进一步规范的地方。如规范厂家代表合作还需更加重视。“加上,在全国推行的‘两票制’等政策组合拳的实施,估计今年底、明后年将会出现更多的优胜劣汰。照此推演,不少竞争力弱的企业被淘汰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该企业人士分析称,“商业公司的分销业务会迅速萎缩,没有上游厂家资源及下游渠道网络的中小商业公司就会被淘汰。而且过票行为大大减少,在这种语境下,企业需要思考的是怎么去化解服务成本上升和原有渠道的调整;企业面对的一级代理商会呈几何倍数增长,怎么办?考验才刚刚开始。”
 
  显然,合法合规经营是大势。
 
  在严查的同时,CFDA公告称,从自查情况看,有的企业对整治要求置若罔闻,避重就轻,存在侥幸心理。CFDA要求所有药品批发企业按规定继续深入自查。凡主动报告问题并切实整改的,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否则要严惩。这些组合政策都暗示出医药流通行业“生态秩序”的重构已成板上钉钉。
 
  对此,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执行会长付明仲指出,“未来企业间相互协同、共同创新会越来越明显,互联网技术促进了药品流通行业的深度融合。”
 
  不难预计,今明两年在医药商业公司整合的过程中,被吊销、注销或因业务减少进而倒闭的数量会逐渐增多,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药品供销链条都会因此而调整。“我敢说,未来药品流通领域的百强间大并购至少要比工业百强内的大并购来的更早。”有专家对记者直言道。
 
  练内功自我救赎
 
  现在业界反映的情况是,厂家高开发票及医院回款账期过长,对大部分商业公司来说几近于灭顶之灾。更需要关注的是,监管思路在改变,加强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的严打将成为常态。
 
  这对原本就处于增速下滑通道的流通市场无疑是考验。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药品流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但增速进一步放缓。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16613亿元,增速较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
 
  “我认为,商业公司的服务定位亟待明晰。企业需从依靠进销差价盈利的批发配送商向以服务为主的供应链服务商转化。”付明仲说,药品流通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
 
  此观点让前述企业人士感同身受,“作为商业公司,人是最大生产力,也是企业最大的短板。”从企业的角度看,她认为,未来五年,流通企业兼并重组的节奏会加快,企业资源和运营模式的整合带来人员结构的调整和人才知识构成的提升。首先,企业老板需用创新思维思考自身的服务价值;其次是普通员工需要全方位培养,包括人才标准、培养和选育机制的针对性和体系性与时俱进。只有价值取向统一,才能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商业企业在供应链蓄水池、数据集成平台和增值服务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从低水平重复竞争演变为生态化协同发展。也就是各企业应根据各自特点在商业模式发展与丰富的过程中差异定位、协作共赢。问题就来了,怎么协同?互联网+需要怎样与优质线下商业企业的合作?
 
  “在产品、服务及配送方面还有多维度的挖潜空间。”特格尔医药集团董事长刘丰盛此前告诉记者,这需要相关产业政策的引导,继续鼓励流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加快整合与扩张;同时,支持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做精做专。同时,批发与零售的合作将进一步分层。